Garage Life 18 – Dainese KKH D-Dry 防水手套

DSC_0323

自從MT代步之後,雨天通勤的情況變得跟之前TU不太一樣

原本雨天就隨便一點,不冷的話手套也可以省了

慢慢騎反正大家也都慢慢來

換到快速道路之後,如果運氣好沒塞車,也是要維持一個基本的速度

除了手指直接擋風之外,還是要有些基礎保護

原本有在考慮買雙日系的防水手套

剛好快到生日了哈桑今年送了這雙D-Dry的

以前頂多用到Gore-Tex的等級,Dainese自己家的D-Dry倒是首次體驗

依照過去經驗,真正的差別要在大雨中才會顯現出來

那就再看看了……

YAMAHA MT-09 飼養日記 02 – 三日簡單心得

DSC_0271

總算到周末可以在白天好好拍個照

其實第一次騎乘的感覺是,相當好上手!

跟四缸的FZ6比較起來,FZ6更接近仿賽的設定,油門控制必須相當注意

而三缸847cc的MT-09在扭力方面的表現非常強勁,市區可以不用一直換檔

低重心跟低座高也是讓人減少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

更不用說油箱線條讓大腿不須刻意撐開,在生理上跟心理上都很有幫助 (笑)

DSC_0273

MT-09在美國市場只賣驚人的USD$8,000 (台幣240,000)

連美國車評都說”YAMAHA能靠這台車賺到錢嗎?”

的確,YAMAHA企圖進軍高價車市場失利後,必須在中價位重新奪得市占

才會有這種配備賣這種價格的事情發生,當然在台灣是另外一番故事了

不過,就算利潤極低,要賣這個價錢必然有些手段

像是超大塊塑膠的錶架就讓我十分驚艷……

沒來個鋁合金真的是OOXX

DSC_0274

很有問題的喇叭按鈕位置

緊急情況完全無法使用

DSC_0303

我很喜歡的發動熄火一體設計,本來就是同一件事情啊

還有防呆的功能

DSC_0276

這次大量出現在車上的塑膠快扣,雖然不會生鏽但是難拆,久了容易斷,不喜歡

DSC_0278

功能跟外觀都很棒的LED尾燈,獨立於車殼外萬一有什麼問題要整個換掉 @@

DSC_0282

完全讓人閉嘴的前叉配置,人生初倒叉+人生初對四+人生初輻卡

DSC_0285

看起來很像是個面罩的頭燈

DSC_0287

完全沒有任何保護的水箱……

好歹來個類似FZ6的塑膠罩吧,很擔心前輪噴上來的東西啊

DSC_0288

外觀處理非常棒的引擎,有115P的出力

這個部分看起來超像FZ6,畢竟是YZF系的引擎修改來的

240度的曲軸騎起來像是在打小鼓的感覺

不過,真的很熱啊

DSC_0290

其實原本想找無ABS的車型,因為多了ABS會多一堆油管繞來繞去……

不過只剩有ABS的了,不想再等一個月了,不知道沒作動時騎起來有什麼不一樣

DSC_0291

電系大都塞到坐墊下,雖然犧牲置物空間但是很方便自己整備的騎士

DSC_0292

所謂的”置物空間”

DSC_0295

ABS主機塞這裡,底下整個有塑膠擋住不會噴到水

DSC_0293

油箱不是設計成掀開的,這個就有點麻煩了

不過電瓶已經移到坐墊下了,會開這只有換火星塞跟空濾的情況

DSC_0297

人生初多連桿,這裡避震的表面處理也比FZ6好很多

DSC_0299

人生初後避震回彈可調

DSC_0300

人生初前叉回彈可調 (雖然只有一邊)

以前都騎陽春車啊…….

DSC_0304

這個看起來沒特別功能的零件,其實是預留可以換成中柱鎖點的

同時也是目前唯一想要升級的部分

雖然我的最愛一向是鋼管車架,空冷,單缸/雙缸,鋼絲輪,化油器……的陽春車

但是一二三四成就達成實在是太吸引我了 (笑)

而且工作地點變遠之後,能上快速成了很重要的選項

原本只打算找台黃牌比較省錢,不過黃牌實在沒有划算的選擇啊……

加上鋁合金還是比較容易保養,如果下雨天也要通勤的話。

事實也證明這台車果然不辜負我的期望 🙂

B.Man’s View 19 – Kawasaki Ninja H2

aox3gqja.osf

首先,這大概是摩托車世界二十幾年來最驚人的東西了

八零年代的Turbo熱潮,最後在沒有實用性的原因下慢慢淡出

幾十年過去,大家都忘了二輪機械曾經有過這一段

所以第一次聽到Kawasaki要把增壓重新裝上二輪引擎上

其實就像是這件事情第一次發生一樣令人興奮

首先曝光的賽道版H2R馬力高達300P

這不只是摩托車這麼簡單的事情,而是川崎重工各個部門合作的產物

就連外裝,都是特殊的“銀”漆(Ag,不是銀色漆!)

雖然外型很多人不喜歡,不過這算是見仁見智的部分

即使是道路版的H2,馬力依然高達200P

而且如果這顆引擎有300P的實力,那要解放出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只是缺乏R版的擾流翼,可能真的會飛起來也不一定

Kawasaki這次有一個小小的動作讓我很激賞

就是H2車頭採用了川崎的舊“家徽”

even-more-news-on-the-kawasaki-ninja-h2r-and-h2-video_25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日本品牌為了能夠讓自己更容易打入其他市場,都是用英文拼音當作LOGO

後來才演進到圖形LOGO的階段(本田翅膀,山葉音叉,鈴木S)

川崎這次採用自己家被遺忘很久的LOGO,在我眼中是自信的表現,真希望W650上能有這東西

靠著這台車,川崎應該是現在市場上的仿賽之王,當然Y2K不能算

如果能參加SBK,那就更有趣了

至於小老百姓要嘗試手被拉斷的體驗的話

這台車美國訂價1,6000美金,台灣的話…… 130萬台幣應該跑不掉 😦

YAMAHA MT-09 飼養日記 01 – 納車

DSC_0264

回首2014,真是波瀾萬丈的一年

工作單位的無能老人遭同仁檢舉不法,黯然離開

公司也搬了新環境,一切都是新氣象

而這個國家歷經過去六年來的媒體壟斷、強拆豪奪、永無止境的核四預算、各種國家暴力……

人民的憤怒終於在三月爆發

雖然2012後我在社會議題上消沉了好一陣子

看到年輕世代能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個國家的問題

讓我對社會運動的影響又樂觀了起來

但是接下來的發展,卻讓我擔心,局勢是否已經不能挽回?

人民的財產被大把大把的借貸給中國的企業

執政黨為了保住權力不惜將國家主權偷渡給中國

企業可以和政府做利益交換,販賣有毒的食品

最嚴重的是,即使到了存亡關頭,依然有人不了解這可能是台灣最後一次能做出選擇的時刻

而一位車友突然意外離開的消息,讓我有點警醒到,現在這個當下就要去做些什麼

在戶頭裡的存款失去價值之前

在自己還沒有被公安逮捕之前

在黑心食品的傷害還沒浮現之前

在還沒喪失感覺之前

我想要自私的追求一點點快樂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最終章

DSC_0005

這是我目前脫手最讓人不捨的車了

從入手以來一直以長期保存的心情去整理跟保養

這幾天打包了兩大箱的備料要交給新車主

才發現自己三年多來投注了許多時間跟金錢

這是國產車史上台日合作的最佳典範

一直到今天,兩陽都還不能超越這麼簡單里程碑

國產車廠選擇留在原地,但是人必須要往前走

所以…… 下一台代步車應該會很不錯 🙂

Garage Life 17 – Dainese City Guard 夏季防護衣

自從FZ6賣掉之後,騎W就用不太到夏季護具了

所以便把SPIDI Netline賣了

但是最近騎山路的時候,還是覺得身上空空的不太對勁

便開始尋找真正透氣的夏季護具

之前的SPIDI最大的問題,就是材質

從肩膀上方到手肘外側都是厚實的耐磨材質

雖然正面還算涼快,但是熱氣會累積在護具裡

等紅燈時真的痛不育昇,後來有點抗拒穿…,而且外觀也比較不搭W

總之注意到這件City Guard,看起來真的就我想找的東西

這時候已經差不多決定就是他了

Dainese-City-Guard-Protektoren-JackeDainese-City-Guard-Protektoren-Jacket1

可是…… 實際的東西是這樣 Σ(゚д゚)

DSC_0348

跟說好的不一樣啊……

其實應該是同一件,但是Sample照片拍照時一定把護具盡量往衣服內側推

然後修圖時把護具口袋的接縫跟護具的邊緣順一下

反正不打算裝護胸,看起來就還OK

冬天倒是可以在外面穿一般外套

衣服本身,做工還是很不錯,護具跟龜甲的差不多,所以肩膀的那片有往下延伸

比較覺得多餘的是兩邊口袋,還有突然出現的腋下反光條

穿著走路就可以感覺空氣流動了,如果是騎車更沒問題

那就期待實戰的表現瞜。

Update:

8/16 11:00AM 在台北市的高溫豔陽下騎了一圈

一開始就覺得通風性相當好,完勝SPIDI

一公里之後開始注意到護具部分還是會熱…… 無解

快速道路全程舒暢,進入市區之後其實也還好

脖子周圍觸感很不錯,否則如果有一點刺刺的感覺就會很難過,加上熱天就會讓人爆炸

回程開始注意到網狀的部分接觸到皮膚會有點不舒服,因為材質其實蠻硬的

如果裡面穿長袖的滑衣應該會很舒服,可是走在路上會有點怪 = =

整體來說雖然還有改進空間,不過應該是市面上最好的選擇了

B.Man’s View 18 – YAMAHA MT-07/FZ-07

YamBottom2-5

如果是600cc多好

最近稍稍對於TU250有點厭煩,可能騎過一些車了,對於二輪車的要求再也不是”夠用”可以滿足的,反正開始”偷偷”的注意可能的選擇,然後又注意到這台完全被MT-09的光芒蓋過的小老弟MT-07。YAMAHA總是能透過設計讓我注意一些自己打定主意不再考慮的車種:水冷,噴射引擎,還有偏現代的外型。並列雙缸引擎首先就讓我很心動,當然比較起來三缸更吸引我,但是考慮到中排氣量雙缸絕對是代步首選,引擎寬度更是直接影響到達辦公室的時間,車子的一些外裝跟配備讓我直接聯想到R6,真沒想到可以把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還不會挨罵。

nvy0fok203tvh9r6dgl2

引擎看起來不是陽春雙缸這麼簡單,兩顆活塞運動方向是相反的,應該是考慮到震動跟動力輸出的效果,排氣側凸輪軸推測是可變正時的設計,只可惜689cc的排氣量在現行制度下稅金實在划不來,更何況我還有一台675cc,萬一買了那真是太便宜交通部了。

Garage Life 16 – Henly Begins 兩件式雨衣 DH302

騎摩托車代步的人,永遠的宿敵除了汽車就是天氣了

由於沒有置物箱,首先要克服帶雨衣的問題

就算帶了雨衣,還是缺乏像是速可達的前擋板

男人就是要腳開開跨騎在車上,兩截式雨衣算是必備部品

說起來我前前後後換過的雨衣應該也有七八套了

之前最好穿的算是警用雨衣,但是被借走就沒有再回來了,我也不知道誰借的 XD

之後常穿中華電信的雨衣,老實說算是第二好穿,但是壽命約兩年,後來就漸漸開始漏水

最先開始漏的總是跨下,用了Tear-Aid修補又撐了半年,但是後來到處都在漏

最近又常下暴雨,牙一咬衝了日本的雨衣

這次的主角Henly Begins 兩件式雨衣 DH-302

71504_1_l

ii_01

老實說就雨衣…… 大家都差不多,不過我喜歡這件造型有種英國風衣的味道

DSC_0084

實際的東西,好像有些單薄的感覺

手部有魔鬼氈防止袖子擋到照後鏡,在日製雨衣裡算是很基本的設計

褲子號稱無縫線設計,但是就只有屁股左右兩邊是一片… 那久了還不是照漏

整體來說品質或是設計比警用的再高擋一點

至於實際效果跟耐用度,就要等時間來告訴大家了

 

Kawasaki W650 飼養日記 18 – W650 the Book

傳說中,初代W650的車主可以得到一本小小的”W650 the Book”

其實內容就是一些開發過程,照片……

但是因為”初代”,”稀有”,”非賣品”,我一直想要弄到一本

初代W沒記錯的話只有日本有發售,所以唯一途徑就是日本Y!拍賣

大家也知道日Y!拍賣一向是看的到吃不到,所以經過了多年的嘗試

我終於入手了這本小小的W650 the Book (哼哼哼)

DSC_0205

DSC_0206

老實說裡面實在沒什麼我不知道的內容或是沒看過的照片

但是這種東西就有點像是隨車工具,你用不到也不希望用到

但是有了的話裝檢就不用跟別連借你會覺得車子有完整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18 – 化油器 Part2

這幾天不用去守立法院了,來繼續把化油器處理一下

經過一些人提點還有增添的工具之後

很順利了分解了主油嘴霧化管還有怠速油嘴

DSC_0193

怠速噴嘴塞的有點嚴重,本來要通…… 結果通針斷在裡面

衝去買了新的

DSC_0194

完工

DSC_0200

 

試車感覺低速好很多,只是不像以前隨便拉都紅線

引擎大整看來是跑不掉,只是不太想面對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32 – Supertrapp 426

Supertrapp擴散管大概是我大學時就很感興趣的東西

透過很簡單的設計就能自由調整回壓,而且造型跟材質都是我的首選

不過因為一直是很小眾的產品,台灣不太容易入手

反正現在車子很多東西都就定位了,就來完成一些年輕時的願望吧

東西要全新的還是得從外國訂購,稅金又被狠抽了不少……

等待大約十天送到家門

DSC_0004Supertrapp 426-17500 MegaPhone,除了四吋細了一點點其他都很完美

DSC_0006

再來就是要裝上車的問題,考慮了幾家最後找了離家近的

我的要求很簡單: 1.盡量隱藏焊接痕 2.中段鎖點要做 3. 前段照原廠 4. 稍微外移

約五天就完成了,冒雨把車子牽回家,乍看之下要求全都有做到…

DSC_0036

後面鎖點,真的是看不到焊接痕

但是… 材料沒磨邊沒拋光,造型也…… (下雨天車子髒難免)

DSC_0042中段鎖點,太接近束環,看起來跟神器洞洞鐵有點像……

DSC_0043

其實這真的不能怪店家,因為這大概有達到75分標準

要做得更好應該不容易,加上我的確是這樣描述我要的東西

(心裡是有想說應該要找蕭告做)

既然已經做了,那就自己來補強吧

最重要的是後面吊架,看不到焊接痕可是吊架很明顯啊

老闆的方法是焊在管子下內側

早知道這樣我應該要做像是雄獅的固定法,這樣吊架還可以換

但是這樣需要更多的空間,TU的管又是翹的,從後面看會很明顯

DSC_0045

吊架磨邊拋光,可是死角已經沒辦法處理了

忠心的助手老黃也參予了這次的作業 (什麼都沒幫)

DSC_0049

原本裝了9片擴散片,太大聲扭力太晚出現 拿掉一片

DSC_0050

尾段外移的用意:更換掉原廠的避震螺帽

開口的螺帽會造成軸心生鏽,而且不好看

DSC_0051

這個螺帽上次更換其他三顆的時後就買好了,扭力25Nm

DSC_0052

最後結果,還是差不多

DSC_0053

中段鎖點噴耐熱漆,好很多,看不太到

DSC_0054

束環的螺絲改朝內,反正沒中柱不用怕

DSC_0055

嗯,還可以啦,至少眼睛看到的部分都OK

聲浪的話,大聲又不吵,蠻有迫力的,未來可能再拿掉一片

DSC_0084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31 – 檢修蓋拋光

DSC_0135

有些鋁合金拋光的零件久了會出現白白的鏽

但是卻不是直接研磨可以復原的

因為原廠體會大家懶惰的天性,在表面上了一層金油

這樣氧化的時間會延後很多,但是一但氧化就要整個把金油拋掉

現在TU的曲軸檢修蓋就是這個情形

DSC_0137

我是用50元硬幣打開的,還蠻希望有專用工具可以用

DSC_0138

打開可以看到曲軸左端

DSC_0139

原廠其實也是大概拋一下而已,不過這種有點紋路的是蠻好看的

DSC_0144

瞬間拋光,哪天真的要來學拉絲

DSC_0146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17 – 排氣管內管修改

比較了解雄獅歷史的人都知道

雄獅的內管消音器有長短兩個版本

後來的車幾乎都是長的,當然短的也還是買的到

只是不用花錢的話當然是自己切短一些就好了

(借用網路圖片示意)

Exif_JPEG_PICTURE

要取出消音管之前要先找到底端的小開口,把螺絲鬆開

DSC_0044

內管就可以抽出來…… 卡住的話轉一下

DSC_0030

我是參考短版的氣流路線切的…… 希望可以解決一些自己猜想的問題

DSC_0035

裝回去的話在底下放個鏡子會比較容易~

Garage Life 14 – PB 起子組

DSC_0024

以精密工業聞名的瑞士,很自然的也是世界製造起子的第一把交椅

PB製造的螺絲起子密合度在業界有絕對的公信力

反倒是螺絲能不能做的像起子那麼準啊 (笑)

這組起子是哈桑送的禮物,不然我還真的捨不得花錢買起子

除了六種一字跟兩種十字外,還有一隻像是錐子的工具

有點不太確定是要拿來……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16 – 前輪油封更換

原本只是注意到時速表有一天不動了

因為有了之前愛將的經驗,馬上想到是馬錶齒輪的問題

不過雄獅這部分設計比愛將好很多,並不是齒輪上的鐵片脫落

而是以前自己手賤鎖不好造成鐵片勾不太住輪鼓……

DSC_0005

鐵片整備就不說了,鉗子凹一下而已

倒是…… 另一個自己造成的傷害也是要處理

就是前輪的油封,也是之前自己亂裝造成的

而且拖了太久,已經葬送過一組軸承了……

跑了全台北就是買不到輪軸專用的油封 (中間內緣有凸起)

反正外面還有個橡膠土封,就買了一般的形式

DSC_0007

膠槌敲進去就好了,有看過安裝油封的圓盤專用工具

有時候真希望有一組,可是大概三年才會用一次吧

DSC_0010

裝回所有零件

在這裡前輪軸大螺母又出現扭力範圍超大的的情形

原廠標示3.5-5.2Kg/m,我只好鎖個44Nm

另外,組合的時候還發現

輪軸因為油封掛點太久氧化了 T_T

雖然不是很大的問題但是會影響新油封的壽命

看來輪軸也要來備一隻了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15 – 化油器清潔

DSC_0535

雄獅再啟動之後,性能表現大不如從前……

中轉速反應很不好,直覺是化油器擺了太久

老實說從來也沒有用心幫他清潔過一次,之前也只有簡單拆開檢查

反正就拆吧,騎化油器的車都要面對的

DSC_0537

雄獅化油器以單缸車來說相當不好拆

空間超小管線又多,工具很難活動

但是至少算是很簡單的直拉化油器

DSC_0540

今天的主角: MIKUNI VM-21

這也是少數車上沒換過的東西 XD

DSC_0547

啊啊啊 爆炸了

構造比CVK簡單很多,而且幾乎沒有橡膠零件,好放心啊~~ (連浮筒都是銅製的)

怠速油嘴的位置很深,沒適合的起子就不拆了

DSC_0546

陳年鐵鏽,中油應該也幫了不少忙

DSC_0552

化清劑清潔過後…… 好像沒有那種很金黃的感覺

沒辦法太老了,而且又沒有超音波洗淨機

DSC_0559

開始組立,浮筒受到水氣侵蝕都鏽了……

DSC_0562

裝上車後調好機油幫浦跟混合比

手冊記載是1.75圈,之前車上居然是三圈

到這邊就算是完工了

出門試車…… 結果問題只好了一半

拉轉還是沒有很順暢 T_T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29 – 大燈燈泡更換

某天下班發現燈泡沒亮……

常時點燈的車也許就是如此吧

先開遠光燈撐了兩天,跟安全相關的零件還是趕快修復的好

大燈內側的狀況越來越差了,代步車的宿命啊

DSC_0482

買的是HS1 3000k黃光燈泡

雖然原廠是H4,其實燈具也是裝的下

話說家裡燒掉一半的燈泡越來越多了

DSC_0483老實說,太黃了

但是來不及了 T_T

DSC_0488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13 – 原廠鏈條蓋修改 Day1

鏈條蓋這東西在國產車界一直是個難以解決的難題

很久之前在國產檔車還是主流的時期

一些性能車都配有開放式的鏈條蓋 (名劍、王牌、追風)

後來速可達占據了馬路,檔車退居商用市場,所以封閉式的鏈條盒成了近代台灣檔車的唯一設計

雖然鏈條盒可以避免雨水跟灰塵,延長鏈條壽命

但是檢修保養不易,如果要更換成開放式的鏈條蓋,市面上也只有很醜的選擇

一路走來我曾買過名劍、傳狼、TU、追風的鏈條蓋做修改

但是最後都嫌完整度不夠 (其實名劍的鏈條蓋只有很小的問題)

最後我還是決定拿原廠的鏈條盒修改,保證直上又符合原廠原則

先畫好想要的形狀,前面的檢視孔稍微壞了好事…… 可惡

DSC_0361

準備這次需要的工具…

DSC_0364開切~

DSC_0367

先大致切出形狀,其實比想像中的好切,後面的圓弧比較困難一些

DSC_0368

DSC_0366

最末端決定還是再長一點點

DSC_0369

手滑了一下切片就陣亡了

DSC_0373

研磨輪磨出最後定稿線條

DSC_0374

最後砂布輪把邊緣磨順,再用砂紙處理小細節

到這邊算是大致完成

DSC_0375

假組合,看來最末端的線條還要修飾一下

然後噴漆就可以完成了~

DSC_0381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12 – 20KM Test Ride

DSC_0322

要長期收藏的車,油箱必須時常保持滿量的情況才可以減少內部氧化的機會

所以今天趕快把車洗一洗,路上吹乾順便加油

因為太好騎了,就繞了台北一小圈

有人說二行程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超低的引擎煞車

拉轉快,收油門也不容易有鈍挫感

我真的是相當的認同啊……

騎四行程真的太久了,都快忘了這種超直覺的操控方式

而且現在才感覺到,雄獅的搖籃車架真的超穩

即使是乍看比較結實的SR150雙搖籃或是TU的鑽石車架

都沒有雄獅過彎給人安心的感覺

動力方面羅X福路大手油門可以上120km/h還有空間

只是現在回頭騎鼓煞的車實在沒心臟催了 XD

車子實在是擺太久了,還是有幾樣小BUG

中低轉速會有點NOGO的現象……

看來清化油器還是跑不掉啊

再來後輪有異音,跟輪子旋轉的頻率一樣

但是目前看軸承應該還堪用 (完全不記得有沒有換或是什麼時候換)

現在比較懷疑是煞車來令去磨到,這個可能就不好處理了

2013.10.14

拆下後輪檢查,意外發現後輪鼓已經被煞車皮吃溝了

當年真應該拿新輪鼓去編的

我真是白癡啊~~~~~ Orz (可是那時候也沒什麼錢啦)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11 – 新電瓶安裝

原本買新電瓶之前有考慮換成免保養電瓶或是捲繞式電瓶,甚至是鋰鐵電瓶

但是看了各家的電瓶外殼尺寸之後放棄

現在市面上的電瓶尺寸已經規格化

雄獅這種史前的產物不像現代的機車設計有個塑膠的電瓶盒

而是車架中央有個金屬的托盤,如果使用12號電瓶兩端太短

偏偏固定的橡膠就是綁在電瓶兩端

最後還是買了原廠配置……

DSC_0302

(其實我比較喜歡湯淺的黑色蓋子式樣)

不知道已經是第幾顆電瓶了啊…… 總覺得這個動作已經有點膩了

院子裡的貓喜歡來看我弄車子,前後也不知道是第幾隻了啊……

DSC_0304

加水充電完成,電瓶水好像有點多

DSC_0306

火種源放入~~

鉛酸電瓶最讓人討厭的部分就是那根通氣管

每次側蓋打開都是掉落的

稀硫酸腐蝕底下零件的烤漆,大概是每個老車騎士的共同惡夢

電瓶上的安裝端也沒有防滑設計

所以這次有用小鐵絲綁緊,看看能不能補強一下

現在車子隨時可以出動,就等下個好天氣 : )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10 – 機油浮筒O環更換

這完全算是個人龜毛個性去做的事情

否則很多人應該拿矽膠帶纏一纏就算解決了

自從上次更換CCI油桶時發現機油浮筒上的O環只有一個

而且還膨脹變形之後

這件事情就一直困擾我,所以還是拆了坐墊量尺寸

為了要拆機油浮筒起來,得要先移開充電控制器

所以又拆了充電控制器跟鎖在一起的電瓶負極線

然後又看到負極線已經斷了幾根銅線……

所以又買了負極線新品 XD,然後順便又備了後齒輪的螺帽固定片 XD

再來又順便買了整組引擎墊片 XD

結果一堆東西都到了O環最後才來…… 因為要買VITON的材質

DSC_0231

原本這東西上都有兩個O環,不知道過去的十幾年裡怎麼少了一個

也沒有在油桶裡……

DSC_0232

用爛尺量的尺寸意外的很合,16×2.5mm

話說雄獅的相關資料網路上幾乎都沒有了,真的是有絕版車的氛圍啊 XD

DSC_0234

O環上抹點機油裝上,剛好有點緊又塞的下去

完全可以裝到最底,O環也不會離開位置

DSC_0237

電瓶綁帶也買到了流用品,雖然長度短了約四公分

但是用料扎實彈性超好,要綁上雄獅要求的12AH電瓶也是很能勝任

話說雄獅的啟動耗電居然是300w…… 難怪會配備比W650還大的電瓶

現在一切都就緒,就只差一顆新電瓶了 : )

B.Man’s View 17 – 光陽 A.I.R 150

2546464654

一句話車評:茶餘飯後的笑話

哈,真的是台灣消費者這麼好騙還是我不懂國產車的價值?如果真的有人去買這種車,我的人生觀又要改變了,看哈特佛MINI賣得不錯,就拿KTR裝個小輪子來”新車上市”?這種事情大概就光陽做得出來,也大概只有台灣消費者會買單。

照慣例不管這台車的誕生背景多智障,回歸到車子本身來看…… 千篇一律萬年規格四行程空冷單缸150cc引擎,一樣看起來醜陋不用心的外裝,雜亂的車身線條跟管線,這台車要賣您新台幣75,500圓。嗯…… 心臟很大。還是代言人花太多了?

index_many_air_0904

整個行銷Campign的設計很有趣,代言人是整個行銷的最大重點,光陽乾脆賣唱片好了,如果只看到廣告我可能只會記得蕭亞軒看起來好老,然後那個男的是不是StreetFighter II角色之一,產品縮的小小的放在角落,是不是不敢拿出來見人啊?官網幾乎完全沒有產品資訊,就只有五張照片訴說著二輪車有史以來就該有的東西,還是光陽有自知之明,知道看產品就死定了還不如找兩個過氣偶像騙騙小孩,看看父母會不會把錢掏出來。

Kawasaki W650 飼養日記 16 – Battery Change

最近真的好忙……

前幾天發現電池掛了,而且不是有踩發就可以不用管這件事情

所以荷包又受傷了

02年改款後的W650電瓶縮小了兩號,其實要用14號也沒差

DSC_0166

其實本來有考慮貍鐵電池… 看到要價USD200還是算了

DSC_0169

第一次用這種東西,以前都是用傳統加水電瓶

設計很好三分鐘可以搞定,接上充電器先去拆舊電瓶

DSC_0173

先拍照免得忘記線怎麼走

不知道為什麼W不採用常見的配置,把內裝排在椅墊底下就好

擠在這裡的結果就是線超緊,要拿出電瓶先要把整個被電裝覆蓋的托盤往外翻

而且絕對不是一句話這麼簡單

DSC_0174

如果把這個地方看做是上下電路的交會處比較好處理

把下面的接頭都拆掉,只留下上方主線路的部分,會比較容易翻開托盤

左右兩邊的螺絲取下,正負極線取下,然後整個脫盤就可以往左翻開(先拉出正負線)

DSC_0175

用了六年多的電瓶…… 也夠了

DSC_0177

電瓶充電完成,02年後的W底下有墊個泡棉

DSC_0180

其實我懷疑原廠的設計是要讓一般不碰工具的車主不會看到一堆電線

DSC_0182

照原廠的配置接好

DSC_0184

底下有個空的槽…… 看了老半天突然驚覺到這應該是Starter Relay的Spare Fuse的插槽

那我的備用Fuse哩?

DSC_0186

檢查完裝回側蓋,以後再買Fuse裝回去

Garage Life 11 – SHOEI XR-1100

其實Z-6戴超過四年,老早就該換了

看來看去選中XR-1100

最主要還是輕量帽體吸引我,不過實際拿到還是比Z-6重一點點

亞洲式樣亮面黑只有黑鐵色…… 那就換換口味選了近年有點氾濫的消光黑 XD

還好這股歪風還沒吹到安全帽的世界

要也至少等我戴了三年大家再來流行好不好?

DSC_0159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8 – 試發動成功

天氣終於放晴

把雄獅推到院子裡

先前處理油杯漏油順便把汽油也換新的

油的部分都解決了,剩下就是電…

之前的電瓶已經死透透了,而且電瓶綁帶都放到斷

電瓶綁帶買到之前新電瓶就等等,反正沒綁好也不能上路

先用FZ6的退役電瓶接上,很意外的這顆九年老電瓶居然還很不錯

雖然一開始電發有點催不動的感覺

踩發補一腳下去,沉睡的雄獅終於醒來了

 

剛發動白煙有點讓我看不見 XD

應該是曲軸箱的一些機油還有汽缸組合時的機油

騎出去繞了小小一圈之後煙有少了很多

不過還那種紅燈安全帽不敢打開的量 XD

暫時先不管煙的問題,電池搞定了側蓋才能裝回去

不過綁帶似乎停產了啊……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7 – 發電機蓋拋光

這也是想了很久的事情之一

老車就該有老車的氣息

加上我車上的那個蓋子因為小事故有個凹洞

就找了一個殺肉的來替換

問了說沒傷痕… 結果來的還是有啊… (打檔桿尖端位置)

雖然是比起我的小很多

DSC_0116

先粗拋去漆,我一直買不到那種超有效的去漆劑

DSC_0117

洋屌在亞洲就是爽啊… 

再來青棒下去拋,沒有要拋到鏡面那種,我喜歡保留一些紋路

如果有磨砂海綿還可以拉髮絲紋,可是要用手拉出像樣的東西可是需要多年的練習

DSC_0119

最後賦予他家族的紋章,雖然他是領養來的

這組牌子是以前骨董車板的周小輝送的,謝啦~~~

不知道他的雄獅還健在嗎……?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6 – 再啟動準備6

車子上了年紀,最大的問題是你永遠不知道還有什麼會壞,什麼時候會壞……

才剛解決油壺,一抬頭又看到油杯在滲油

還不到滴下來的程度,可是就是很不爽

順手再把螺絲鎖緊一點,沒想到變成用滴的 (,,゚Д゚)

大概是墊片被轉爆了…… 可是拆下來看好像也還好,不解

DSC_0104

下重本換成日製橡膠包覆墊片

DSC_0103

拿出之前買的日製白鐵法蘭面螺絲

再漏我就點火燒了你 (才不會啦……)

今天工作被胖小人戳,氣死我了

DSC_0108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5 – 再啟動準備5

隨著整裡慢慢接近尾聲,該是來處理機油汽油之類東西的時候了

首先便是把CCI油壺加入二行程機油…

加了半罐…… 奇怪怎麼一直聞到機油的香味

啊,地上都是油,是手滑了嗎?

不對啊,車上也都是油 Σ(°Д°;

循著油的痕跡發現是從油壺鎖點滲出的

DSC_0075

拆下來看終於了解原因

新車架的鎖點支架位置有點不良

鎖緊的話,支架的尖角會頂破油壺……

DSC_0077

這也沒什麼好考慮的,就買新的換掉吧

新的油壺鎖點要向外擴一點,再墊個尼龍墊片以防萬一

先加了500cc機油進去,目前沒問題

不過過程中發現到機油浮筒的O環已經需要更換了

DSC_0078

再來是一般人常常會忘記的部分

就是機油壺一但空過,加油後油管中的空氣需要放掉

否則會有機油無法流入的情形

機油管是機油幫浦上最下面的那根,螺絲放鬆後有油滲出就可以了

看到銀白色的螺絲我才想起來,當初手賤把他鎖斷了,換過一顆新的

DSC_0091

既然打開了久違的化油器室,檢查一下管路情況

還真的發現連接油杯的負壓管脫落了… 位置在主油管的後面,有個垂直轉折接頭的位置

試了要把他重新接上,才發現脫落的原因很單純只是時間久了管子已經硬化縮短

去倉庫找了以前拆車留下的管子來用,應該再撐個十年不是問題

DSC_0090

再來是齒輪箱機油,雖然沒什麼發動但是機油放了六年應該是不行了(費話!)

DSC_0092

其實我一直到現在才知道,雄獅的機油交換量是1150cc

台灣的車行從來也沒告訴過我,只有維修手冊的小角落寫了

Page_43

其實這個小事情除了看出台灣的車行根本就缺乏正確的態度外

我自己也蠻懊惱以前沒有很妥善的照顧這台車

雖然有時間有決心,但是沒知識也沒錢 XD

更何況當時網路根本不發達,根本沒有討論區這種事情,也沒有像這樣的部落格

(可是現在要找資料已經是這麼簡單的事情,滿口錯誤觀念的人還是這麼多……)

我總覺得自己已經在這顆引擎埋下一些隱憂,不過那就留給未來的我去處理吧

(超不負責任的啦!)

DSC_0094

一樣都吃5100 15w50,雖然比較想餵他10w40

不過二行程阻力小應該也是會表現很好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4 – 再啟動準備4

DSC_0054

 

其實一開始我真的沒想很多

就只是把腳踏裝上去的工作而已……

腳踏的鎖點像膠讓工作拖了幾天,還好最後還是買的到新品

之前備的副場雙管腳踏桿末端是圓的,先稍微磨成扁平狀才能裝腳踏橡膠

但是第一次要上車裝不上去的時候,我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想找原廠的腳踏桿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殺肉的也不算容易

硬著頭皮就用手上這組去修改吧

其實這組副廠腳踏唯一的問題就是太粗,從照片上大概就感覺得出來

所以腳踏桿的內側會跟排氣管干涉……

這也只能用暗黑維修界的方法解決了

拿出砂輪機慢慢磨掉(而且還磨了三天,因為晚上會吵到鄰居)

DSC_0057

大概磨掉一半的直徑之後,裝上去就沒問題了(紙膠帶是暫時防止刮到排氣管)

DSC_0058

 

右邊的情況證實了右邊前段角度有問題的事實,比左邊更靠近

後來還是稍稍再磨掉了一點,噴漆後看不太出來

人站上去踩也沒問題 (那幹嘛用這麼粗的材料!?)

沒想到問題還沒結束

裝好後要裝側架了,才發覺鎖點的深度有點太多了……

側柱還沒到位置就卡住了,只好拆下來再磨

磨好後也是很完美的可以裝上側柱

沒想到…… 後面彈簧會跟螺絲干涉 Orz

原因是彈簧的固定點不夠長,所以彈簧會比較靠近側柱

好,那就犧牲側柱後面的螺帽,找一支M10螺絲把凸出的部分磨掉

事情到這裡終於告一段落,原本依照我的個性會再去找一支側柱專用螺絲來加工

但是我實在暫時不想搞腳踏了,中間沒拍照因為心情實在不是太好

只能拍一張完成圖

DSC_0088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3 – 再啟動準備3

DSC_0032

尾段的組合說簡單其實蠻簡單

但是要裝到很完美…… 大概不可能

首先尾段連結車台謎樣鎖點的襯套要先入手

再來是頭段的角度,就是我這次失算的地方

DSC_0030

尾段連接頭段的所有零件,兩個小墊圈是用來”包夾”住像膠圈的

這東西已經找不太到了

DSC_0034

尾段插進前段後把吊架鎖上

這句話一共花了半小時

之前聽聞右邊前段角度已經跑掉了

裝到左邊的時候我才發現是真的

因為左邊一次就裝好了,右邊裝的時候一直覺得尾段角度不夠翹

沒辦法對到吊架的三個鎖點

也因為尾段的鎖點設計,任何角度的調整都不太可能

DSC_0038

前段位置真的超一敗,跟CASE的距離最近大概只有5mm

至少是沒有碰在一起就好

DSC_0039

 

仔細看的話右邊的尾段比較低而且角度稍往內

這個…… 也只能暫時這樣了

下一篇是 苦鬥!之副廠前腳踏篇 (唉)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2 – 再啟動準備2

DSC_0012

放了很久很久的雙管汽缸組

雖然是中古的,看起來狀況還不錯

DSC_0003

汽缸部分的所有零件,墊片就沿用舊的,因為才裝了一次而已

外觀噴耐熱漆,活塞跟分歧管除積碳,差不多就可以上車了

DSC_0005

分歧管先裝上,固緊扭力手冊寫1.8-2.8kg/m,範圍也太廣了,我還是鎖28N/m

接著簡單的部分,拆下車上的單管缸

DSC_0008

汽缸蓋螺絲對角線拆下,然後拆下汽缸四顆螺帽

DSC_0010

汽缸抬起後就可看到活塞了(必要的話可拆除空濾比較好動手)

DSC_0013

拆下G型環,活塞銷,活塞,滾針軸承

DSC_0014

裝入新活塞的滾針軸承

DSC_0017

反序裝回活塞,組裝過程需塗抹機油,活塞頂有標記排氣方向需注意

DSC_0018

汽缸裝入前須確認活塞環定位,然後對角線鎖緊,一樣鎖28N/m

這裡要抱怨一下汽缸的螺帽真的超難拆裝,只能用梅開很容易滑牙……

DSC_0019

前段的所有零件,現在應該都還是買的到

只是聽說有一批前段角度有問題,希望不是我的

DSC_0021

喔喔喔喔喔!!!! 有長毛象的氣勢 XD

下次是尾段的部分!

(感覺尾段才是重頭戲)

SUZUKI 雄獅 bs125 飼養日記 N1 – 再啟動準備1

DSC_0002

車庫的兩個位置空出了一個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的老朋友 雄獅125

令人壞念的2T出力,絕對不是只騎過4T可以想像的

不過當時收藏只想說要放著,

現在要弄到車況可以上路而且順便要把躺了六年的雙管零件全部上車

老實說也是一番苦戰

DSC_0006

反正車子就擺在家裡,打算慢慢來

先分解了腳踏,到時候要換成雙管用的

DSC_0009

以前很難入手的電鍍單管,現在好像也比較常見了

不備料了,有空出清

To be continue……

Kawasaki W650 飼養日記 15 – 夏夜機油輕鬆換

應該是第四次換油

這次不換濾心了

說起來慚愧,里程沒前進多少不過機油明顯劣化

一方面也是空冷引擎的關係

DSC_0071

不論什麼時候看,都覺得這顆引擎真的超美

舊油洩下來實在有夠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偷騎我的車去兜風……

DSC_0078

這次還是用 Motul 5100 15w50,剛好又是夏天

從TU250的使用經驗看來,台灣夏天用15w50真的很適合

熱車比較不用考慮,上路之後也不會有黏度不夠的感覺

DSC_0080

沒有換濾心,交換量2.5L

DSC_0083

趁有機會扭力板手拿出來假掰一下

洩油螺絲固緊扭力只有20N.m,其實很多人用手的力道可能就到40N.m了

這麼大支的扭力板手差一點就不能用

ODO:5539km

B.Man’s View 17 – Yamaha MT-09

-目前最期待2014新車

之前東京車展時YAMAHA展出了一顆三缸水冷的引擎,其實我真的沒想到這麼快就要量產了,而且這台車我第一眼看到就喜歡,有點像是當初看到FZ6的感覺,我可以想像在路上騎乘一台獨特的三缸街車,有扭力有馬力,靈活又能隨時熱血一下。引擎方面看得出來就是YZF系列的引擎修改成三缸,排氣量850cc(唉,稅金),車架跟FZ6雷同是CF鑄造鋁合金,搖臂也是,倒叉這次終於有金銀兩色了,卡鉗也是很有誠意(總磅就弱了),其實這台車很容易讓人聯想到TDM850,下一步出個有罩版本應該是可以預期的。

除了稅金問題之外,我還真的蠻想入手這台,最主要大概是三缸引擎一直是我的遺憾之一,否則這台車的外型實在是很大的賭注,但是從外觀的設計看得出來GK Design刻意把外裝分離到跟車架有點距離,像是燈具跟儀表,想必日後會有很多換裝的選項(或是不要裝)。

以現在鬼島的亂象來預測,我看賣個70萬吧 T_T

B.Man’s View 16 – Yamaha Smax 155

jpeg

一句話車評:要一塊給五毛

國產速克達的市場雖然我從來沒有支持過,但是也算有在關心。基本上國產速可達五十年來的發展就像台灣的環境一樣,緩慢到幾乎是停滯的狀態。當然,這是環境造成的,但是如果連這問題也沒體認到,而認為這台車賣91,800很合理,那你也是造成環境停滯的一環。

照例先來看看車子本身,這台”新車”有任何台灣市場沒有出現過的新配備嗎?水冷引擎實在沒啥好說的,更何況水冷本來就是兩面刃;滾子式汽門搖臂……不知道是不是我想的那個東西,如果是的話倒是真的有加分,不過沒有騎到個十萬公里以上是沒有差別的;中置避震,算是這次”大”賣點,但是沒有超越G-max,可惜;外觀的話,我覺得還可以,但是沒有馬車的氣勢,坐墊似乎也不像馬車寬敞舒適,尤其是後座;剩下的就沒啥好說的了,總和來說,這就是一台標準的台灣速可達,跟大家都一樣,只是有小小的不同避免你認不出這是你的車,除了年分之外,很難看出有什麼新的地方,喔,價格也是相當”新”,

Y

競戰一台在日本售價是台幣$79,301… 以日本人的消費能力大概感覺是台灣人在台灣消費兩萬台幣,也就是普通打工族的一個月薪水,那台灣打工族可以用一個月再多幾天的薪水買到Smax嗎?如果可以我現在不如去打工好了。

如果看到這裡,你還是覺得台灣速可達售價很合理,那你真的是個”標準”台灣人無誤。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28 – Oil Chang 4

IMAG0933

夏天潤滑對策: 15W50

手上幾顆引擎機油交換量都是X.5L,眼看著牆角的機油列隊越來越長,那就讓TU跟W吃同一種好了(5100),順便也為台灣的夏季高溫作準備,10W40在台灣真的是稍嫌不黏,不知道有沒有5W45可以買 XD。

如果好用,以後機油就可以只用5100跟300V。

ODO: 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