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an’s View 29 – YAMAHA YZF-R3 2019

YAMAHA 這幾年在市售車的表現真令人高興 (可惜在GP就…)

img1

2018年小排氣量仿賽R25跟R3都屈居第二,因為CBR250RR跟NINJA400在整體表現都贏過配備陽春的R3,雖然NINJA400配備雷同R3,但是動力明顯多了一些些。

不過,K一直都不是Y的主要敵人,宿敵H才是。所以很明顯明年的升級就是要在配備上至少要跟CBR250RR能在同一個水準上,不過在台灣CBR250的售價實在是不用跟R3比較了,在路上我一台都沒看過,R3倒是跟勁戰差不多,難怪Vinales會來台灣宣傳2019新款R3。

img

雖然我覺得這個骨架配置怪怪的…

S3e2_giant_arm

但是配備競賽真的是好事,我一直覺得市場上車廠或是消費者還是有大車嘴臉,好像小車不值得擁有更好的配備似的,像是RS4-125這種車老是要等車廠發神經才會出現,這裡不是說小排氣量一定要頂級配備,而是跟動力/目的相應的裝備,而不是只能有成本考量下的選擇。R3是仿賽,那制動這次依然是不及格,與其把成本花在電子化儀表跟空心三角台,不如多個前碟盤會更有效果?

不過話又說回來,有效果跟有銷售是兩件事情,這裡當然Y牌是選擇了有銷售的這條路,所以把錢都花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只不過,東亞的中華民國也有一台車把所有成本都花在容易看見的地方:納智捷大7,結果是完全的相反呢 LOL。

B.Man’s View 21 – YAMAHA YZF-R3

101614middle2

說好的不打臉呢?

先說售價,台幣238,000。恩,這就是大家在說的貼幾萬就有進口車,而且真的是幾萬不是十萬那種。R3在市場競爭最激烈的美國售價是5,000美金,現在約合台幣155,000。在比較高價的英國是4,800英鎊,約合台幣220,000。簡單說,這是2005最低潮之後我看過最合理的售價了。光是憑這一點,就值得來去給兩陽打臉支持台灣山葉。

r25bk_004

有在關心的話應該都知道YZF-R3是從R25修改而來的,因為歐盟法規的修改,擴缸成321cc,跟Ninja300的情形其實是一樣的,剛好台灣上快速道路的限制是250cc,因此可以說是黃牌檔車目前最佳選擇。車子本身跟所有的日系中排氣量一樣: 引擎很棒,配備很陽春。雙缸引擎擁有42P的出力,光是看數據就知道這顆引擎絕對配得上”仿賽”的定義,雖然把手高度看起來就是很旅跑,細看配備的話前剎車實在是堪用的邊緣,好歹也配個雙碟,單向雙活塞卡鉗倒不是大問題。車架也是堪用等級,雖然說Ninja300也是相同的配置,不過總希望能看到個CF鑄造車架再次出現啊… 這也使的車重來到169Kg,當然這樣的售價就只能接受這樣的配備,換個對四這台車就沒啥好挑了。

frame-r25

至於很多人在靠杯指出沒有ABS,老實說誰在乎啊。安全的騎乘觀念比這些安全配備重要得多了而且還不要錢,這麼在乎ABS就去開車吧,騎車本來就是危險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啦。

我對R3的期望不只是黃牌多了個好選擇,YMT的絕妙定價往下可以抑制把台灣人當盤子敲的國產車,往上直接攻擊到台崎跟即將進入台灣的本田,當然還有DUKE390及RC390,甚至整個日漸失控的車市都會因為這台車有所改觀,只能說YMT這次有聰明啊。而歐洲這股300仿賽的風潮,再過一陣子就會演變成300街車的風潮,如同機車工業長久以來的傳統一般,到時候就有20萬左右的300雙缸街車可以選(例如重新調教成MT-35),好險沒有買35萬的DUKE390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