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26 – 前煞卡鉗小整理

前煞在速度慢的時候會出現類似尖叫的聲音…

其實也不是第一次處理了

拆下來磨個角度就好

IMAG0895

順便清個卡鉗

隨便擦一下反正瞬間就髒了

現在是用G’Zox的清潔劑

但是很多煞車粉塵就是弄不掉……

IMAG0896

卡鉗螺絲以39N.m鎖回

下一次拆應該就是換來令了吧

IMAG0897

Garage Life 10 – Mechanix M-Pact 工作手套

MW12_MPT_55_H_420x525

 

沒錯,又是手套 XD

工作手套的世界裡Mechanix大概就像是工具界的STANLEY,什麼都有,而且CP值又高,對於常常拿工具的(或是偶爾才拿工具的,像是我)的人來說投資一雙這個絕對比30元棉布手套(鬆緊帶有藍紅可選)來的耐用,而且還有+3 CHA的效果。真的。還不論保護玉手的作用。

IMAG0894

生日的時候哈桑體諒我在家擔任水電工的辛勞,送了一雙M-Pact給我,對於一個曾經手被鐵鎚敲過,剝電線切到手指的人來說,我真的很需要這東西,其實我曾經買過Mechanix最低階的手套,不過實在是不太推薦啊……,至少這雙M-Pact真的有點吸震的東西在手套上,手掌的防滑也有顧慮到,只可惜手指部分還是小滑,尤其是沾到機油的情況;手背的吸震橡膠看起來像是骨頭蠻酷的,那…… 什麼時候出一雙長的像骨頭的? (自己覺得是很棒的iDea)

Garage Life 09 – Dainese Sickle

DA2-SIG-_is

話說iCON那雙我戴了一個禮拜,我實在受不了了

我好怕萬一事故我的手指會全部斷掉之類的(抖)

而且現在的天氣… 其實手會有點涼

而且就這麼剛好被我找到一家還有M號現貨

差點就要等看看今年新款有什麼貨色了

二話不說馬上轉帳!(我還差點在Ebay買L號的)

說起這雙手套… 其實也沒什麼特色

但是通常走復古風的手套,像是1972系列的BlackJack

1815437_691_F_S

護具陽春不說,到時候手背曬出一個洞怎麼跟人解釋……

還有DAKOTA

1815616_001_F

根本就沒有護具,雖然算是蠻帥的啦

但是我就是這麼衰有撞到手的經驗,保護對我來說是戴手套的第一理由

其實還有一雙被各店家跟Sickle搞混的Scythe

1815609_001_F_8

如果不仔細看,大概沒辦法查覺手指跟手掌護具的不同

不過Sickle手指的軟式護具我感覺比較有老味

當然是選擇Sickle搭配TU或W6
IMAG0884

雖然我一直都是戴M號的

不過D牌現在的板好像稍稍大了一點(總不可能是我的手變小了)

Sickle大致上來說都很棒,材質,活動性,車工,都維持D牌該有的水準

硬要挑個缺點的話

姆指如果有多一點點保護會更好~~

再亂入一雙DIESEL GLOVE

Roland Sands Diesel Gloves 5 - Moto-Mucci

我就差這麼一點點就拜下去了

第一眼看到咖啡色的時候我立刻就連想到Dead Space

0800-66L0-1002-DIESEL-GLOVES-1 isaac-clarke_zps76df2a4c

可能就是這個原因讓我喪失理智了吧 XD

不過冷靜分析一下

手背的伸縮加上拉鍊跟扣子,其實是蠻不OK的設計

雖然真的是超帥啊……

如果稍稍加點軟式填充物,然後改成魔鬼沾束緊,顏色全黑

我應該馬上就放棄D牌了吧 XD

Garage Life 08 – iCON Pursuit Glove

2006_Icon_Pursuit_Perforated_Glove

老實說這是我買過最差的手套

之前的Dainese手套快要汰換了,以前幾雙使用的經驗來看,皮手套的壽命還是稍微耐用一些,只要手掌部份的材質注意一下舊好。我一向偏好低調一點的手套,基本上我的條件只要:黑色,護具內藏,短手套:不過我的人生就是在”缺貨”中度過的啊…… 我真的覺得我的要求都很低,不過市面上就是沒有。原本看上Dainese Sickle:

dainese_2012_sickle_blackblack_glove

不過全面缺貨……(連美國都缺貨 -_-),後來就注意到iCON這個品牌,雖然我從來沒有買過這家的東西,但是還蠻常看到他出現在賽事贊助的。價格也算是可接受,跟Dainese比起來的話也是非常划算,就立刻買了,其實應該要多做一點功課的(唉)。

東西一拿到我就皺了眉頭,很薄,大概像是潤絣皮這麼薄……,透氣打洞的洞有點大,車工超爛,大概只有手背的LOGO作的還不錯:原本以為如果厚度夠的話可以忽略護具不夠的部份,現在戴起來感覺很不可靠,我不知道這家其他的東西到底做的怎樣,不過建議最好看到實際的東西再說。

IMAG0861

現在很苦惱到底是要多買一雙,還是等夏天過去了再說呢?這雙是真的很透氣,就像是沒戴一般!(我覺得保護效果也差不多!)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25 – 前後輪總成

TU原廠輪框設定為前18×1.85,後17×2.50,配TT1003.00/120

-------- ------ ------------ ---

不過……前車主很大膽的使用了健大的輪胎,這件事情只要遇到下雨就會不斷的”主動”提醒我一定要趕快換掉這組台灣之光。

過年手頭稍寬,便執行了計畫很久的前後輪大更換,我一向喜歡把通勤車朝”不生鏽”方向做修改,所以鋼絲跟原廠的RK鐵框都是更換的項目,而且我想要有一組黑框很久了。計畫是維持原廠寬度,採用RK鋁框,不鏽鋼輻條,胎換回TT100(因為我真的超愛那個胎紋);不過如此這般之後,變成前18×2.15/後17×3.0,原廠幅條,胎配BT-45,其實大小改變幾乎看不出來,不過不鏽鋼輻條一直是我很想嘗試的東西…… 雖然我知道有風險。

輪圈的東西我還是沒辦法自己編,一樣交給孔方處理(感謝孔方過完年就趕工給我),不過這次大失血,下一個階段要延後了……

IMAG0836

IMAG0840 IMAG0839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24 – 前擋泥板更新

這台TU的前車主不知道是怎麼洗車的

有時候我懷疑該不會是用…… 菜瓜布?

很多外裝都有比正常刮痕更明顯的痕跡遍佈表面

烤漆面還可以用粗蠟稍微處理一下,霧面塑膠跟塗裝就沒救了

在網路上看到接近新品的前擋泥,先買來換掉原本有些老舊的部分

其實原本的檔泥不仔細看也是蠻亮的

IMAG0698

IMAG0699

新品裝上…… 沒啥不同

IMAG0700

每次換到這些外觀件,就會不由得想起騎國產車的時候

零件價格實在是非常的…… 負擔的起

如果國產車稍稍爭氣一點多好啊

B.Man’s View 15 – 哈特佛 Diablo 650

1353565379-3067230024_l

算是最近國產車比較熱門一點的話題,一直是二線廠牌的哈特佛似乎想要先衝第一台國產紅牌:”Diablo650”,但是大家都看得出來,這台車並不是“國產”,而是中國生產的春風650。但是外觀上很明顯的…… 經過了很大規模的降級,推測是台灣禁止進口整台中國生產的車輛(為什麼?),所以有點像是循TU250模式,進口零件,然後在台灣組裝,加上一些…… 土產,然後暗黑650就誕生了,聽起來實在是很難讓人有什麼情緒反應的過程。

151236n2u8lf2crm8cc7b8

先不管車子的由來,在台灣這個物資缺乏的國家,有什麼車都要先當成寶來看,免得被冠上不支持國產不懂得感激的大帽子。車子是來自春風650,春風是仿造舊款ER-6,拿這台車跟ER-6來比較算是合情合理,但是拿國產車跟進口車比較常常會被說成不支持國產不懂得感激(哈),那就一句話帶過吧:沒什麼可比的,光是用看的就分高下了。

Kawasaki_ER-6n_ABS_2007

那,還是就車子本身來看吧,類ER-6雙缸650引擎,類ER-6車架,如果有接近ER-6的表現其實還蠻吸引人的,可是我沒騎過不知道。但是接下來就是我認為很有問題的外觀 ……,首先就是土產雲豹大燈,看得出來是敷衍了事的東西,反正真的是很容易換掉的東西,我原諒你!前面對四卡鉗還不錯,可是沒事配個橘色來凸顯旁邊的轉接座?原廠就轉接真的不OVER?怎麼不用鎖點可以對應的卡鉗就好了?原本春風650的車尾燈被移到後面看起來好像是小朋友在土砲改,水箱罩再來個現在最流行的卡蹦花紋,旁邊不知道要蓋住什麼東西的側蓋,毫不心虛的貼上“Diablo650Fi”好像這台車是二輪史上的巔峰傑作……。

我真的很希望這一切只是送測用的手段,如果這真的是要拿出來賣的東西,這樣的心態只會讓自己家的招牌更掛不住而已。哈特佛到底抱持怎樣的心態我不知道,看起來不太像是要賺錢就是了,也許包括這台車,還有接下來兩台排氣量小一點的車,都只是要刺激台灣這個冷清的市場,那好像說得過去,不過Diablo 650售價是280,000(春風650賣170,000),在ER-6二手車只要220,000的現在,這台車好像連擾亂市場的功能都沒有,更不用說要把這台車弄到可以看還要再加個兩萬上去,我想情況不是乏人問津,就是降價求售,總之到上市後就知道了

YAMAHA FZ6N 飼養日記 24 – 照後鏡更換


我一直都認為,照後鏡的設計雖然不是重要到“畫龍點睛”的地位

但是要能夠跟車身整體線條搭配,還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機車的設計裡,簡單是最高原則

外加的東西舉凡方向燈,乘客腳踏,扶手,照後鏡… 要融入機車這件體積不大的交通工具

通常只有傷害沒有加分,唯一能做的也只是讓傷害降到最低

而FZ6原廠搭配的照後鏡…… 我想GK-Design在這方面還是妥協了

這組照後鏡只是大量採買拿來裝而已(連後期SR400都被裝上這組)

圓潤的造型跟現代利落的線條完全不合

IMAG0626

原本想使用YAMAHA其他車種的照後鏡流用(因為YAMAHA是很奇特的正反牙)

不過看來YAMAHA全車系都是用差不多的東西 T_T

後來才注意到之前有興趣的Monster照後鏡,有台製10mm的版本

中間經歷了很久的尋訪想把這組8mm的裝上車,現在不需要轉接真是太好了

IMAG0628

IMAG0627

不得不說DUCATI在小細節上有用心

只是換了照後鏡車頭看起來就更有StreetFighter的感覺

流線,侵略性的線條更符合車身的設計概念

霧黑色的配色剛好配合把手部份的零件,而且也不會顯得廉價

視線的話倒是比原廠的稍差一點點,因為位置變低了,不過要看到兩側還是很足夠

IMAG0632

🙂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23 – 汽門搖臂銷O環更換

車子剛買來的時候,我就有注意到火星塞附近有黑黑的機油痕跡

後來看了一些台灣TU車主的文章,原來TU汽缸頭左側的設計久了會造成漏油

一般四行程汽缸頭都是盡量減少需要開口的部分,不過TU卻把搖臂銷凸出到缸頭外面……

(就是米老鼠耳朵的那兩顆)

IMAG0613

搖臂銷上有個O環防止機油漏出,不過普通材質的O環壽命實在不夠長

這次買了VITON材質的O環,應該是更能在高溫的環境工作

01-25除了拆除汽缸頭之外,直接從外側也可以更換O環

先把搖臂銷角度作記號,方便裝回的時候螺絲安裝

然後把固定螺絲拆除

IMAG0615

用固定鉗把搖臂銷抽出來,剛剛好到O環出現就好

如果抽過頭,那就等著拆缸頭了……

IMAG0617

用工具小心把O環勾下來 (下為原廠O環,上為VITON材質O環)

IMAG0618

新的O環裝上去,塞回去的時候可以用10號T套筒小力敲回 (因為新的O環會蠻緊的)

IMAG0619

要拆進氣端的時候搖臂銷抽不出來,才想到我沒對汽門正時

不想麻煩所以只有入檔讓活塞行程換個位置

進氣端大概花10秒就換好了,絕竅是裝的時候拿根東西放在O環的溝裡防止搖臂銷滑動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22 – 搖臂備料整理 Part3

拖了幾個星期東西終於到齊了

送手表去修理順便去買了油封,順便想買汽門搖臂的O環

不意外… 台灣的店家只會說”沒有這個尺寸喔”

那SUZUKI的O環是哪來的?自己少量生產嗎?

螺絲行也是這樣,要稍微精緻一點的螺絲(法蘭面、防鏽處理…)

一定說”沒有喔,普通的就好啦”

最好全台灣都沒人在用法蘭面螺絲啦!

不過O環的部分,下次再更新了

外側的油封很快就裝好了…

內側的因為要裝進3mm的深度

稍微麻煩一點,而且總覺得內側緊很多

最後雖然裝好了可是好像有點傷到油封

不過是備料,哪天無聊再把他換掉吧

B.Man’s View 14 – MotoMorini REBELLO 1200

如果說我的專業加上我的興趣讓我擁有某種能力的話,大概就是……我對車子的造型還蠻有眼光的。MotoMorini重新開張的那年我還在機車雜誌社,老實說那時候的的MotoMorini Corsaro只是掛了不同LOGO的DUCATI Monster,我原本預期這樣下去的話,MotoMorini很快又要關門了,沒想到… MotoMorini成功的撐過最困難的幾年,開始展現自己的特色,這台REBELLO雖然讓我想到GS1200ss,但又是完全不同的設計。尤其是車尾的單座蓋,不只是造型復古這麼簡單,還有小驚喜在裡面……

講到這台車的造型設計…… 有的時候不得不碎嘴一下,這台車的設計要是在台灣是絕對不會過關的,但是有時候你就是無法預期消費者會不會接受,很多好設計就這樣被殺死了,美日歐大廠也常常出一些很失敗的設計,失敗到你都無法想像這樣的東西怎麼有辦法一路從構想到執行最後生產販賣,但是也許就是這種態度讓他們成就大廠的地位,試了才會知道啊…… 總比沒試後悔好。

今天上官網一看,”SOLD OUT”,雖然現在說大概沒人相信我,但是我早就知道這台會成為歷史留名的車,只是現在還看不出來。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21 – Oil Change 3

重回Motul懷抱

TU反正不挑,就隨便餵吧

總不能每台都吃好料的啊……

又是換機油濾心的時候了,O環沒有買…… 反正沒漏

這時候才注意到汽缸上有”SCEM”的字樣

原來是… “Suzuki Composite Electro-chemical Material”

其實就是台灣俗稱的”陶瓷汽缸”,現在已經是很普遍的東西了

本來想說換兩次油再換螺絲墊片,但是想到上次的情況,還是決定一起換

以為才鎖一次的墊片會比較好換,結果還是要破壞掉才能取下

設計有問題啊…… 這樣下去再幾次螺絲也要換了

考慮以後使用一般鋁墊片就好了

ODO: 19500

Kawasaki W650 飼養日記 14 – Back-Pressure Valve

其實這真的是個漫長的旅程

大概五年前市場上出現了個新產品

當時是蠻有興趣,不過高額訂價讓我猶豫很久

最後也是擱置了

後來偶然看到一篇好文

原來… KTM原廠車上就已經有這東西了

大排氣量單缸果然很需要這東西啊……

其實這就只是個單向閥,只是壓力構造各有不同

所以也有兩萬到兩百的各種價格

找到人訂了之後大概等了一個半月,還好東西真的出現了 XD

看起來… 就只是剪開然後裝進去

結果忘記插進管子的那段會跟兩端的接頭互相干涉 T_T

所以…… 磨短一些

最後磨到這樣才進的去……

最後的結果…… 感覺完整度不夠

管子位子太一拜了,雖然是很緊,但是還是想找兩個鐵絲型的管束

不過,這個位子至少看不太到啦…

SUZUKI Escudo 飼養日記 03 – 車頂烤漆

吉星一輩子都是在星空下席地而臥的……

可能,這就是Cross的宿命吧 (哈)

老實說,十幾年只有一個大洞,很不錯了 (真的嗎?)

這個角落剛好是水會停留的地方

就在車頂後端往裡面轉折的地方

之前有用玻璃纖維補起來,可是一年就裂了

眼看症狀不斷擴散,實在不能再拖了,更何況整個車頂早就曬到花了

去找了之前烤TU油箱的店

主要是近,而且不貴,好溝通,雖然烤漆的品質我給85分 (其實是我要求真的很高)

老闆應我要求,加強了防鏽層的部分,希望可以再戰10年……

其實還順便烤了水箱架,因為在外側的部分也是一樣的情形

其實我真的是很不捨原漆的那種人,不過這幾年我比較想開了

烤漆也是消耗品,總有一天會面臨”交換”的時候

想辦法延長車的壽命似乎才是第一優先

Garage Life 07 – Schott 654 Cowhide Casual Racer

我想要一件這樣的皮衣很久了

其實已經有兩件類似的,一件Dainese Merlin,一件Paul Smith,但是一件比較偏功能性,一件單純沒辦法每天操……。 還有一件假皮的,穿兩年皮就裂了……,所以最後還是發覺真皮才是王道啊。

如果要等流行品牌推出這種東西,通常只能碰運氣,而且這種基本款通常也沒人要出,因為這不是”流行”。作了一些功課之後決定了三家老牌,都是跟機車文化有相當長遠的淵源:

Schott NYC http://www.schottnyc.com

Langlitz Leathers http://www.langlitz.com

Lewis Leathers http://www.lewisleathers.com

這裡面最有名的應該是Langlitz,不過那實在不合我的口味,Lewis跟CafeRacer關聯最近,但是我實在不太能接受LOGO縫在胸口的作法,反倒是Schott,有好幾件符合我的要求:

644:

正面看很完美,但是……

肩膀後面的活動設計我不喜歡,我知道傳統騎士皮衣都有這樣的夾層設計,當你兩手向前抓住手把時,皮衣不會限制你的行動,但是我看了就是覺得很向是RedNeck穿的皮衣……

660:

其實原本已經打算買這件了,本來內裡還是紅黑相間的格紋,換成黑灰之後幾乎讓我打定主義下訂,但是最後一刻我發現這件是”28 Inch”,也就是背後長度是28英吋,如果真的要穿著騎車,那不是拉鍊爆掉,就是整件往上推到沒脖子……失敗。

CAF1:

跟644一樣的問題:背後活動設計……失敗

到最後只剩下654可選了

原本這件也是被淘汰的,因為……胸口沒有口袋 XD,但是跟上面幾件比起來,一個用不到的口袋實在不是什麼大問題,而且這件還是黑色Satin內裡,背後也沒有開口。最後就決定是這件,官網有尺寸諮詢,還可以直接訂購,老實說服務比其他兩家好的多,不過,寄送FedEx還有關稅的費用還不少。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20 – 搖臂備料整理 Part1

TU畢竟是有點年紀的車了

雖然看得出來前任有在保養,但是歲月的痕跡就是藏不住

尤其… 前任的洗車方是想必是相當隨便,很多塗裝部分都有明顯的細紋

車上的搖臂除了有一處凹痕跟生鏽,我一直覺得有一點點歪,雖然不影響騎乘,但是影響我的心情

有機會入手一組二手搖臂,有幾處刮痕,但是氧化情形還OK,也沒有大傷

計畫是先送去重新烤漆,現在的進度只有拆下襯套跟油封,買了新的

不過…… 油封少買兩個,原廠零件手冊畫錯了 T_T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19 – 齒盤鏈條更換

代步用車… 要顧的好真的很難

天後不佳,加上台灣人又不懂得尊重別人的財產

鏈條在多雨的情形下壽命會明顯的縮短,連帶齒盤也磨得很嚴重

先架起來,每次架這樣總是怕怕的

原廠520無油封鏈條,採用活目連接,很好拆

前齒的螺帽居然沒鎖緊,只靠折彎的墊片固定住,用手就轉下來

後輪鼓煞相關連結部拆除

輪軸拆掉後輪就下來了,跟齒盤固定在搖臂上的車種很不同

不過… 我比較喜歡後者

後齒盤固定有點機歪,我習慣把齒盤座放在後輪上,整個人壓在後輪上然後可以用兩支手拆除後齒盤,但是TU是反方向固定,螺帽在內側,如果放在後輪上板手會打到輪框,拿起來又無法施力,而且固緊扭力是60N.m,最後拆下有點傷到螺帽…… 下次又要換新了 T_T

要換上的新品,鏈條用新出的GP銀色系列

齒盤座小拋一下… 上面怕傷到油封,不弄了……

齒盤組立

後輪組立

前齒輪組立,墊片似乎該換了

第二次用鏈條工具

卯接式,還需要把卯頭壓開

…………………….. RK真的超硬

 

右邊的已經完成

如此這般就這樣啦,工程算是不太順利,下一步應該會是外觀的部分

Garage Life 05 – 行車紀錄器

有處理車禍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

台灣的法律完全不是站在受害者這邊的

被撞可能就已經夠麻煩了,還必須證明自己是被撞的

而不是肇事者要證明自己不是肇事者 (這在法律上有專有名詞,看GoodWife有看到)

而最困難之處就是”證明”,就算車子沒移動,要證明事發經過光靠你以為存在的監視器是不太可靠的……

拜科技進步,現在攝影機真的不是用”輕巧”就足以形容

為了達到每天輕鬆錄的目的,我稍微研究了一下市面上的選擇

而其中最方便的應該是”循環錄影”功能

畢竟錄到的東西是發生事情了才用的到

其他的功能我是不太在乎,只要有普通水準就可

最後就買了這台

體積小是很重要的,當然顯眼也有好處

可以USB充電,錄影時間大概1~1.5小時,有日期顯示,缺點大概是LED不明顯,常常忘記關

我用個小鐵片裝上安全帽的邊邊

好處是可以遮雨,隔絕噪音,而且比較低調一點

上班就打開,然後用電腦充電,雖然有所謂”移動偵測錄影”,但是不能當作自動開關機的功能……

如果能夠發動自行打開,熄火自己關閉就完美了

不過這樣應該要內建在車上吧,…… 之前SUZUKI的概念車Stratosphere就有

(大燈中間下方)

很可惜這麼有遠見的Idea到現在都沒有真的被量產……

可惜啊~~~~~~

B.Man’s View 13 KTM Duke 125

一句話車評:(⊙ˍ⊙)

老實說第一眼我看到這台真的有點(⊙ˍ⊙),我知道最近很流行小排氣量,不過小排氣量敢做成這樣……,先來看看配備,倒叉(!),輻射卡鉗(!),水冷引擎,鋁合金搖臂……,其實這些都無所謂,光是那個鋼管編織骨架加上車身線條就已經夠讓我印象深刻了。即使換成正叉,空冷引擎,我也敢說這台車還是一樣帥。

更驚人的是,這台車是印度代工的,印度BAJAJ已經專精在小排氣量街車很久了,現在得到KTM的訂單,而且應該還有技術的支援,因為新的Pulsar已經可以看到一些類似的設計,反觀台灣,嗯……

這台車最讓我激賞的設計,就是那組有趣的搖臂。傳統的工業設計常常會隱藏結構的部分,平整面當做是外側示人,可是這組可是完全反過來,把結構當做是外觀,而且出奇的協調,更不用說洗車可以省下大把時間。

這台車目前有125/200兩種版本,好像還計劃生產300版本,台灣也有引進200的,不過售價是298,000 (⊙ˍ⊙)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16 – 儀表大更換

GrassTracker的不對稱燈號跟白色表盤我已經看不爽很久了

但是仿間沒有整套的解決方案, 所以這個計畫構思了很久,

最後才付諸實行

為了徹底解決不對稱的問題, 犧牲了遠光指示燈

重新設計燈架. 為了保留原廠的設計的精神, 多花了不少功夫

先用紙板測試尺寸, 發現前方空間不夠, 再修正

白鐵雷射切割成品

DAYTONA 85mm時速表 (有SMITHS的感覺)

LED指示燈, 為了製作可以直上的接頭又是一番苦戰…

(其實這裡公母做錯了,整個重來超蠢的)

因為都準備好了, 最後差不多就是直上而已

不過還有兩個小地方要Debug…

一個是LED燈泡極性的問題

另外一個是… 儀表鎖點有一個墊片是特殊的, 要多買一個讓兩邊相同

除此之外差不多是成功的作業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12 POSH方向燈&定做方向燈架

方向燈我一向是必改…

不過好像蠻少看到TU有人改的

原因可能是原廠的接頭不是常見的類型

而轉接頭在台灣是比較難取得的,不然就要剪線了

這次從規劃到請朋友代訂零件花了蠻久的(感謝T君幫忙!)

不過最後算是完成了……

後面的部份,原廠燈架我一直覺得多餘

所以直接裝在燈架鎖點上


其實原本是要買小顆的… 買錯了, 看起來有點大

前面就是大問題了……

原廠的燈架有點畸形, 鎖點也機歪, 想要直接買燈裝上去根本不可能

所以, 就自己丈量設計訂做了~

大部分都依照原廠的設計, 只是稍微外移


就是這樣啦…… 希望有機會再換成小顆的

B.Man’s View 12 BMW C600 Sport

完全符合台灣市場的BMW「力作」……

早在C600之前BMW就曾經推出過通勤導向的速可達,但是銷售不佳便迅速的退出了速可達的市場,多年之後BMW又回到速可達市場,理由應該是大型速可達已經在二輪界占有一席之地。這也是BMW近年來的行銷策略重點:走出水平雙缸老人車的陰影,開發四缸車,參加SBK (& MotoGP),把車種推向其他年輕的騎士。

可惜,量產車畢竟是成本考量的總和,當初C型概念車的承諾完全沒在C600上看到,貼地的運動造型被替換成勃起車頭…… 姑且不論外觀,由台灣光陽代工的引擎真是令人放心的一大賣點啊(笑),647cc並列雙缸引擎上看不到任何BMW的尖端科技…… 可能是考慮到光陽的能力吧,終端傳動是鏈條傳動,但又多餘的用Case包起來,既然用鏈條傳動不就是要減輕重量嗎?而讓我最詬病的就是C600採用的鋼管車架,既然以Sport命名,是不是要有些Sport的裝備呢?

尷尬的是,2012年的大改款Tmax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表了,首先就來看看什麼叫做Sport車架……

我覺得只要是正常人類都可以分辨出來哪個比較「硬」,如果還需要解釋的話,那你現在就可以去買C600了。Tmax手把的部分也是一大改變,鋁合金的手把座不但解決了鋼管強度的問題,對於喜好改裝的車主也是一大福音。

2012年的Tmax讓一向對速可達冷感的我都有點心動,尤其是開放式的後輪皮帶傳動,才能稱做是性能出發的設計。

當然BMW是第一次開發大型速可達,這次做得不好,下次改良版馬上就會出來,就像是當初的K1200s到現在的S1000RR,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啊,我們是消費者又不是資本家,難道每次改款就要跟著換車嗎??只有傻子或是紈褲子弟會去衝K1200啊,反觀Tmax歷經數次改良,缺點越來越少……

那在台灣大家是會選擇C600還是Tmax呢? 當然是選BMW啊(苦笑)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10 油箱貼紙+前段重新噴漆

難得台北不下雨的第二天(應該也是最後一天)

趕緊動工,否則噴漆作業就困難了

之前用國產恐龍耐熱漆…… 老實說第二天就燒掉了

所以還是回到SOFT99的懷抱

日本人製造的東西還是比較厲害啊……

在MotoCity訂購的,NT450

噴漆的過程就不用詳述了

這次上了四層,等乾燥的同時進行貼紙作業

用做參考的圖片:

比對了大概30分鐘,決定好了位置:

其實貼紙的上面那層有作讓你定位的刀模

但是…… 根本完全就沒用啊!!!!!!!!!

然後左右跑來跑去又看了30分鐘

才決定好左側的位置……

最大的困難就是LOGO前方的油箱線條

貼紙一順過去角度就改變了…… 所以最尾端可能低了2mm

反正怎麼看都不會同時看到兩側

我都看不出來了還有人會看出來嗎?

排氣管這次終於有照紐力鎖上了

很想要裝有散熱鰭的頭段固定片啊…… (大概沒人知道是啥)

不過頭段裝上的時候又不小心刮到了新噴的漆

不管了

有錢改管之前就是這個樣子了

下次預告:方向燈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08 前叉整理

終於等到放假可以好好來處理前叉

很早就注意到前叉土封裂開了

撐到現在,希望油封沒有受損……

這次嘗試從腳踏架起車子,其實右邊有點太一拜了

為了要讓前輪浮起,再加一隻千斤頂

引擎前方沒什麼平面可以頂,整體來說頂的有點勉強 (有中柱的車真好)

前輪算是蠻好拆的,沒有螺帽的型式很好施工

前擋泥拆掉,前叉就可以下來了

大燈不用動,蠻方便的~

37mm前叉,對這台250來說真是太豪華了

土封裡面狀況還不錯,只是有奇怪的白色結晶……

這是我人生拆過最緊的前叉頂蓋……

我拿了拖把來延長板手才拆開

一邊居然要397ml,每次這些油剩一點剩一點真的很麻煩啊……

前叉內管有點鏽蝕,用青土去拋也沒什麼效果……

假裝看不到吧 (其實真的看不太到)

新的土封

為了加長土封的壽命,防止砂塵傷害油封,而且避免內管繼續鏽蝕

買了ST250的原廠防塵套

(我真的很喜歡這個東西!歷代車都有除了FZ6,如果FZ6能裝我也會裝)

防塵套留一點空間撐的比較久

不過我還是想裝到頂……

這次所有車體螺絲都有依扭力鎖緊

完工~ 天也快黑了

下一步是把手

Garage Life 02 – Torque Wrench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剛好才提到一直想買一隻扭力板手

生日就收到了這樣大禮

Snap-on 20~100 N.m Torque Wrench

而且是我喜歡的機械式

對於不是用來賺錢的業餘黑手(我)來說

機械式雖然步驟較麻煩,但是就是有無可替代的感覺

否則大家都去騎速可達就好了

不過每當扭力到達的瞬間我都有螺絲斷掉的錯覺

還蠻嚇人的……

Garage Life 01 – Tools

車庫人生裡不可或缺的就是車+工具

其實一直到了有了車庫,我才真正開始注重工具這件事情

雖然已經DIY很久了,但是工具的知識就像一台車

要學到皮毛又要繳上不少學費……

 

“男人的瓶瓶罐罐”,差別在整齊的程度……

 

手套只有雙手有危險的時候才戴

 

最愛用工具之首:Kokan三分套筒組

 

依需要後來多買的套筒配件 & T板 (好少……)

 

台製板手區,現代的車輛設計很少會用到梅開了,不過未來還是想換成較精確的

 

起子,鉗子…… 生日的禮物Snap-On棘輪起子真的很好用

 

充電器,鏈條工具,補胎工具……

 

最下層:暗黑維修界工具之首-浮濫打…… 還有空壓機配件&衝擊起子

 

專門為了TU250買的千斤頂,沒地方收就靠在旁邊

 

偽Snap-On空壓機…… 2HP其實真的有點勉強

一直想買隻扭力板手很久了,不過真的有點貴……

哪天要拆汽缸頭之類的再來說吧

YAMAHA FZ6N 飼養日記 23 Front fork oil replace

千斤頂…… 看過前叉/地板慘劇之後

拆Fender……

卡鉗吊起來……

拆前輪…… (緊!)

先放鬆前叉頂蓋

放鬆三角台, Let go~

嗯…… 陽春

充滿回憶, 愛與友情的前叉油

T君推薦的Repsol 10w

每邊0.467L

其實在這之前發生了兩邊裝反的慘劇……

不確定這個空隙是怎麼會出現的…… 奇怪啊……

順便清一下卡鉗…… 不得不說這顆的設計蠻有趣

雖然完工了, 還是對輪軸處出現的間隙有點不安

先觀察一陣子再看看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07 前煞車來令片更換 

原本只是想要清掃一下卡鉗

意外發現一萬六千公里的前來令已經該更換了

這已經是上次大致輕掃過的情況……

原廠的TOKIKO來令, 看來前車主也是煞車魔人

中間來打擾我工作的食客

這次依然採用EBC來令, NT$1800

活塞盡量弄乾淨了,最外圍還是有一點髒不過不會推回去到那裡

這次來令有記得噴黑

YAMAHA FZ6N 飼養日記 22 Coolant Change

原廠的冷卻水…

我很喜歡這個顏色說

新科技真方便… 不過其實已經不需要一邊看這個了

副水箱設計超爛… 難怪後來會改位置 (原來冷卻水甜甜的)

整個系統用過濾水清洗過一次 (沒錢買專用清潔劑)

愛用牌

突然想喝維大力,現在還有嗎??

突然想到加冷卻水進副水箱的好辦法

發動排空氣,蓋子都蓋回去就完成了

中間還想要把副水箱拆下來… 中途放棄,可能還要拔掉ECU

好險下次要搞也是三四年之後了

(洩水螺絲的銅墊片忘記買了,下次一定要換了)

B.Man’s View 11 Top10 Motorcycles Money Can Buy

10. Gilera DNA180

9. SUZUKI GS1200ss – 男のバイク

8. HONDA Dream50

7. SUZUKI GT380 – 白煙の王女

6. YAMAHA SR500

5. Kawasaki W1

4. Kawasaki W650

3. YAMAHA XS-1 650

2. Triumph T120 Bonneville

1. Kawasaki H1 500ss MachIII – Widow Maker

遺珠之憾:Kawasaki Z1 900

純粹是自己的排名,如果把工廠車跟歷史意義加進來,那請去看Discovery Top10…

SUZUKI TU250G 飼養日記 06 油箱完成90%

油箱買來的時候左邊凹了個大洞

試過從裡面推出來無效 坊間的工具更不可能了

反正橘色有點太鮮豔了,乾脆一次送鈑烤 施工前先拿紙描了貼紙位置

在環快高架附近找到了做烤漆的

三天就完工,烤的不差,不過還沒達到我的要求就是…… 沒關係,以後換新的

貼紙貼上,就先這樣 現在全黑看起來總是少了一味

車子的配色層次感是我很注重的

全黑往往會讓車子看起來很平,沒有立體線條

預計是採用’06年BigBoy的黑色花色

可是還有前叉大整理等著我… 唉(從錢坑往外望)